欢迎访问尼勒克县政府!  
无障碍
 首页   走进尼勒克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三农服务 
当前位置: 重大决策
尼勒克县2018年工作总结
2019-01-24  

  2018年,在自治州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体会议、自治州党委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主线,以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统领,以推进“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为重点,坚定信心、众志成城、革新除弊、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上下呈现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发展稳中有序,各项工作高效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呈现提质增效新活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3.2亿元、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亿元、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5亿元、增长2.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9亿元、增长8%;地方外贸进出口总额325万美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4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3元、增长8%。政府隐性债务得到有效化解,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二期建成投用,17家企业签约入驻,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65亿元。培育上市企业2家,“个转企”8家。农产品附加值有效提升,第一批70万枚溯源产品投入市场,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喜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称号,绿色生态冷水鱼智慧养殖荣获新希望杯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二等奖,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二)脱贫攻坚呈现巩固提升新成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按照“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要求,持续加大“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充分运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和整合涉农资金3.17亿元,实施102个扶贫项目,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水、电、路、房、网”等公共基础设施条件。特色种植养殖发展壮大,“155111”庭院增收工程提质增效,食用菌、中草药种植初具规模。“农家乐、牧家乐、渔家村”等乡村休闲旅游、民俗民宿旅游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区州县乡村五级7685名党员干部与7258户贫困户持续结对帮扶,制定精准帮扶巩固提升措施18457条,解决困难诉求2502件,做到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金融扶贫全面推进,1.06亿元“两免”贷款补足贫困户发展后劲,尼勒克信用社被评为“中国精准扶贫十佳县域银行”。依托疆内外劳务合作基地和本地就业创业孵化园,累计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6568人。

  (三)生态环境呈现持续向好新景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有序推进。加快“电气化尼勒克”建设,完成城区电采暖改造11万平方米,全面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天然气入户1000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50天以上。选配241名三级河(湖、库)长,实现巡河全覆盖。加强喀什河周边沿线环境整治,喀什河地表断面水质持续保持二类标准。开展水源地保护工程,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态示范乡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自治区级生态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13个。高标整改销号4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投入3367万元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宝马铜矿新尾矿库迁移管道投入使用。城镇供热二期、垃圾转运站和医疗垃圾处理厂建成投用,13座加油站地下油罐完成防渗改造,一批百姓反映强烈的重大环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加快建设“一带两滨河三大园”,加大绿化、美化、亮化力度,新增绿地10.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持续加大,清除砂石料厂9家、残垣断壁8.47万米,拆除废弃大棚42座,生态修复面积0.46平方公里,自治区级卫生县城通过复验。

  (四)乡村振兴呈现蹄疾步稳新态势。聚焦聚力“五大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粮经饲比例调整为35:21:44。大力实施 “五绿”工程,完成生态造林6000亩。倾力打造畜牧强县,牲畜存栏90.72万头(只),完成黄牛冷配4万头。打造粮油、牛羊肉、乳制品、马产品、蜂产品、三文鱼、旱田馕、肉鸽等八大产业链,成功打响“天山本草蜜”区域公共品牌,苏布台旱田馕畅销疆内外,肉鸽繁育规模位居州直首位。农业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尼勒克马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移交。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发证38万亩。乌赞乡、乌拉斯台乡、木斯乡撤乡建镇,城乡结构得到优化。28项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实施,中部8乡镇饮水安全工程正式投运,13.26万人喝上放心水。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26公里,“动力电村村通”全面覆盖。提级改造乡村公路276.7公里,开通马场—克令乡段新能源公交车,实现县域公交零的突破,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实惠。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农村光纤宽带覆盖率达98%以上。不断优化县乡村三级“互联网+电商平台建设”,实现119项农副产品网上营销。以稳定就业为主攻方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7万人次,劳务创收3.5亿元。
  (五)康养旅游呈现蓬勃发展新魅力。持续深化旅游名县战略,立足“老年养身、中年养心、青年养体、少年养智”,高起点打造康养旅游产业、高标准建设旅游服务设施、高质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自治区第三届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区座谈会在我县圆满召开。依托“四张名片”,提升“一线三区多节点”规划布局,精致打造“伊犁国际旅游谷体验区”、康养旅游休闲度假区、自驾旅游首选地、温泉疗养目的地,初步建成“七大特色康养基地”。围绕自治区康养旅游先行先试区,大力发展民宿民俗文化,多点打造极具民族特色的星级休闲农庄22家,示范引领作用凸显。精彩举办第六届“甜蜜尼勒克”蜜蜂文化旅游节暨援疆杯环喀什河自行车赛事、首届唐布拉草原帐篷音乐节、伊犁“雪之恋”暨尼勒克县“激情冰雪•多彩冬日”第六届冰雪文化旅游节,“百里画廊”唐布拉旅游品牌响誉疆内外。全年旅游接待135.6万人次、收入13.6亿元,同比双增35%。
  (六)民生事业呈现年丰时稔新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九项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有效落实。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提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15人,开发就业岗位3942个,新增创业157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5%以内。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学前免费教育得到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普职比达6:4。全面改薄建设任务提前完成,武进实验学校一期顺利竣工。教育资助政策全面落实,累计资助12854人次1.5亿元。招录内地教师185名,充实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更加精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并轨运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两线合一”,实现“应保尽保”。巩固“双集中”工作成果,实现五保户、孤儿集中供养,被评为自治区“双集中”工作先进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第三轮免费健康体检和15周岁以上人群胸部X光片筛查高标准完成。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文化惠民扎实有效。
  (七)民族宗教呈现和睦和谐新气象。“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常态长效,36个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巩固提升。全县7586名干部职工结对认亲13336户各族群众,“五同三送十个一”活动得到全面落实,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八)融合发展呈现合拍共鸣新高度。援疆助尼发展取得新成效。坚持把服务民生作为援疆工作核心,规划建设7大类19个项目,民生扶贫项目占比达94.6%。组织11批20余家企业来尼考察调研,引进企业4家,柔性引进紧缺人才44名。“组团式”人才援疆红利释放,武进实验班2018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100%,重本上线率达35%。腓骨近端切除术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举办“春风行动,送岗援疆”招聘会,实现244人疆外转移就业。

  (九)政府服务呈现高效便民新水平。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坚持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重要文件依法决策和依法审查。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4件、建议48件。定期向县政协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办理政协委员提案77件,办复率达100%。“放管服”改革加速推进。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初步实现“一窗办理、一网办通、最多跑一次”目标。尼勒克政务直通车建成运行,实现与自治州平台互联互通。有力落实“四张清单一张网”,取消和调整88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停征4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落实,政府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主办:新疆尼勒克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承办单位:新疆尼勒克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号:新ICP备13003765号 

 尼勒克县政府网站标识码:6540280008

  新公网安备 65402802000105号  电话:0999-462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