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疫情处置防控方面
一是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方案不断优化,开展业务人员的指导培训、宣传工作,加大了对重点场所的防控指导力度,建成县乡一体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及时处置传染病疫情,有效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
二是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做好防控政策支撑,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强化对基层防控工作的培训,指导相关部门单位和广大群众落实好“乙类乙管”各项防控措施。
三是持续加强监测预警,落实好发热门诊、哨点医院等多渠道监测任务,加强灵敏性,及时上报监测信息,为疫情形势分析和趋势研判,提供信息支撑。
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结核病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多渠道做好筛查工作,落实隔离治疗、“集中服药+营养早餐”政策,确保结核病患者规范治疗和管理。
二是落实好艾滋病咨询服务、抗体检测、综合干预、治疗和宣传教育等措施;继续巩固抗病毒治疗,持续提高感染者的治疗覆盖率,加强艾滋病人随访管理工作。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持续巩固鼠疫、碘缺乏病、包虫病、布鲁氏菌病、疟疾等防治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布病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推动人间鼠疫疫情统筹防控,遏制布病扩散蔓延。
三、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开展。
认真贯彻《疫苗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认真执行疫苗接种工作制度,做好了对各级接种点的指导工作。“七苗”接种质量高效,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低水平,实现疫苗接种人群全程可追溯。
四、突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有效保障应对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