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伊犁地区尼勒克县城南约3公里的天山奴拉赛沟。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沟谷,矿脉顺沟谷展布。

奴拉赛铜矿遗址全景
从考古调查采集的石器等遗物分析,并依据竖井圆木碳十四年代测定,表明这一遗址距今已达2500年左右。整个铜矿遗址分采矿区和冶炼区。硐口约5米见方。在硐口周围发现大量矿石和石器。竖井深达20米左右、宽约5米。矿井壁上有上下三层横向支撑圆木,两端分别楔入矿壁内。从地面上十余处竖井硐口的位置和线路来看,这些采矿竖井在地面下连成一片,形成了互通的网络采矿平硐和巷道。从而形成了一处完整的、规模较大的采矿遗址。

奴拉赛铜矿遗址坑道口
冶炼遗址位于奴拉赛沟谷内较平坦的地方,距采矿竖井不远。已发现深于地下1.5米、长20米、厚0.5米的炉渣层。矿渣内发现有经过粗炼呈龟背形的白冰铜块。

奴拉赛铜矿内部
奴拉赛古铜矿遗址的发现表明,两千年前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的古代居民,不仅已经掌握了采掘和冶炼的技术,而且在选矿、鉴矿上也达到一定的水平。这一遗址对研究我国的冶炼史、民族发展史都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奴拉赛铜矿遗址矿口
2001年,奴拉赛铜矿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